首页 > 活动报道 > 国内首创、领跑全球!南京这家标杆企业,从烽火中来,到新浪潮去

国内首创、领跑全球!南京这家标杆企业,从烽火中来,到新浪潮去

  • 苏商会

    2025-03-25 15:26
  • 文:

    杨冠亚
3月21日,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主办、南京电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电气”)承办的“融合创新标杆行——走进南京电气”活动成功举办。

3月21日,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主办、南京电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电气”)承办的“融合创新标杆行——走进南京电气”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主题,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新”而行、向“质”而进,为江苏企业注入新的思想和发展动能。
 

南京电气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湖南长沙,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中央电瓷制造厂,也是中国电子工业史上第一家高压电瓷厂。1958年,在那里诞生了我国第一片钢化玻璃绝缘子、第一根电容套管和第一只火花塞,到如今,南京电气的玻璃绝缘子、高压套管等产品已领跑全球,南京电气可以说是南京乃至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5年,南京电气完成民营化改制,成为白云电气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电气建立现代化产业基地,持续技术创新,服务于全球电力市场。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以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力装备制造商为愿景,推动民族工业进步。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参观了南京电气的制造车间,深入了解了南京电气的发展概况。
 
 
南京电气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座谈会上,南京电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邓军文作主题分享,他在分享中回顾了南京电气的发展征程和企业文化。
 
据介绍,白云电气集团是南京电气的母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广州白云区,南京电气则是白云电气集团的主要核心企业和华东总部。
 
历经多年发展,南京电气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服务于全球电力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电气拥有先进的研发设施和强大的技术团队,现拥有机械工业玻璃绝缘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超特高压套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NAS实验室(检测中心)三大中心。旗下子公司南京电气绝缘子有限公司、南京电气高压套管有限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南京电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其荣介绍了南京电气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
 
沈其荣表示,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南京电气敏锐地察觉并被动适应了这种变化,企业无法左右这样的形势,只能在机遇来临时尽力把握。企业创新,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创新。在当前环境下,南京电气重点在做两件事,一是产学研模式。目前,南京电气正在与各大高校合作,探索新产品和新技术,并进行孵化,由科学家团队、企业家团队以及外部资金结合起来,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这样的模式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二是国际化。从全球发展来看,中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已经遥遥领先,尤其在电网建设方面达到高质量水平,远超其他国家。中国电力企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成功出口至美国、欧洲等地。面对国际化过程中的各国本土化要求,如当地建厂等挑战,中国企业正探索解决方案,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在人才培养方面,沈其荣表示,南京电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打造国际营销和技术研发团队,形成科学合理的员工队伍结构。公司紧跟国际电力能源发展趋势和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以白云电气集团发展战略为指导,立足区域和专业优势,满足客户需求,致力于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电气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铸就百年品牌,打造世界知名产品。
 
目前,南京电气在新材料领域和数字技术方面,正着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智能电网产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推动转型升级,成为民族工业的百年企业。
 
企业家交流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企业家就竞争优势、商业合作、全球化运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江苏国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锋:对于相对传统的配电制造行业,在技术革新或创新上,如何才能尽量做的跟其他行业不一样?人才储备方面的工作如何推进?
 
沈其荣:在过去,合作模式主要是基于标准化产品,这些产品是完全按照既定标准生产的。然而,这种模式未必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大约五年前,我们开始探索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或者与用户共同研发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这可能包括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增加新功能,并且成功合作后双方可以申请共同专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独特卖点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特别之处,企业将陷入价格战;反之,如果能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则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南京弘毅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雅军:在电力行业,我们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弘毅电气集研发、生产、销售、设计与工程服务于一体,在全国煤炭系统和矿业集团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正如沈总提到的,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尽管已经取得了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称号,年产值达到两亿多元,但独立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尤其是专注于一次设备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通过合作,我们也期待在二次设备领域内实现更多的协同效应和创新发展。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减轻我们的负担,还能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江苏超芯星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欣宇:我们公司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的研发,我个人在海外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回国,并于2019年成立了公司。面对全球化竞争,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没有背景支持的小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尤为艰难。因此,我想请教沈总,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立足,尤其是在国外市场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沈其荣:您在国外有经验,应该非常了解国际市场。我自己也曾担任过外贸科科长,年轻时积累了一些外贸经验,我们早期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000多万元时,主要是通过外贸客户进行的。关于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我的体会是首先需要参加国外的专业展会,比如我们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国际展览,从中挑选出最具影响力的至少前三名展会参与。在展会上,可以遇到贸易商、代理商以及国际同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交流机会,通常每次出国参展都能带回大量的合作意向和业务联系。
 
此外,在展会期间收集的各种样本和技术资料,对于提升我们自己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掌握能力也非常有帮助。当我们在海外市场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办事处的本土化运营就变得顺理成章,这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学习总结

活动最后,江苏省工信厅装备工业一处副处长刘彬、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俞文勤进行了学习总结。
 

刘彬:今天参观南京电气以及听取企业家们的分享后,我对“何为国之大器”有了更深的理解。近年来,江苏新型电力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跃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同行业的五分之一。我们拥有近3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覆盖了发电、输电、变电等多个环节,其中五个环节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更是首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拥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如南瑞电气、南汽、南京电气等共计21家链主领航企业。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努力以及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的辛勤付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家国情怀和发展硬道理。此次走访活动恰逢全国两会闭幕,为我们学习和贯彻两会精神提供了良好契机。
 
借此机会,我简单介绍一下省工信厅能够提供的政策支持,包括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改造升级、首台套认定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每年3月份左右会出台指南,企业可以根据通知和指南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申报,经过一定程序后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这是我省扶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为各位企业家提供最好的服务。
 

俞文勤:在听取沈总关于企业治理之道的分享时,尽管行业专业性很强,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原则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这让我想起了任正非的一句话:“资源终将消失,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这句话很好地体现在了南京电气的发展历程中。南京电气成立于1936年,经历了无数挑战,包括战争时期,但它始终坚持与国家同频共振,依靠强大的企业文化而非单纯的资源积累,实现了长久发展。
 
南京电气不仅展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还展现了专注于核心业务、追求卓越的文化。这种专注和创新的精神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南京电气还体现了长期主义的价值观,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持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南京电气同样表现出了前瞻性的思维。它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积极向海外拓展,支持全球各地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不如中国发达的地区。通过共享价值和技术转移,南京电气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提升工业水平,促进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共赢。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2025苏商出海大会”在宁盛大启幕,助力苏商全球化征程再攀高峰! 下一篇:拥抱“新春天”!民企座谈会后,他们在常州百亿制造企业撺了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