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态传承添薪加火,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习基地落户洋河
-
梦之蓝社区
2022-06-01 10:29 -
文:
carey
什么是“中国匠造,梦想之光”?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双沟酒业董事长张联东这样表示,中国匠造,梦想之光,源自“脚下有路,不惧力量”。
近日,“中国匠造 梦想之光”2022洋河股份封藏大典在酒都宿迁盛大举行。期间,洋河股份和中国匠人大会达成战略合作,以匠之名,传承经典,正式建立中国匠人大会·洋河股份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习基地。
什么是“中国匠造,梦想之光”?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双沟酒业董事长张联东这样表示,中国匠造,梦想之光,源自“脚下有路,不惧力量”。酒在中国,韵在酒都,味在洋河!源于“眼里有光,不负信仰”。匠心筑梦、匠艺强国、匠造世界。源起“心中有梦,不忘方向”。追着梦,梦在远方;成就梦,梦在世界!
融!
传习,分则各有所指,合则意蕴无穷。
传习,是一种信仰的融合、理念的融合,也是一种对中国匠造的古老智慧与当代价值的共鸣。从“传”到“习”,不仅传递了“半生痴绝处,唯有雕与琢”的匠心本源与本道,更对承续中华文化命脉、传承古老技艺也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也因此,洋河股份和中国匠人大会——两个承载工匠精神的最佳载体——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习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匠人大会特别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先生与洋河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钟雨共同上台,为“中国匠人大会·洋河股份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习基地”揭牌。
“如果没有手艺,我们无法承继味占江南第一家的传奇;如果没有手艺,我们无法触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情……”,在短片《如果没有手艺》中,中国匠人大会创建人,中国匠人大学发起人、校长,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理事赵普先生对“手艺”做出了一番生动诠释,“手艺的背后,是人。中国手艺的背后,有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精神。”
随后,几位匠人代表通过一段祝福VCR,表达了对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习基地落成的美好祝愿,更传递了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情。“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美人泉畔洋河酒,酿酒千樽最风流,一滴入喉三分醉,杜康到此也低头”,言语之间,尽显对洋河匠造精神以及洋河酒的由衷赞美。
传!
传习在“传”,传是习的基础——传就是要用一种活态的、有生命力的形式,传承存续千年的传统技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什么?传的是明清老窖池的正统基因。“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洋河拥有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明清古窖池群,延续至今600余年,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酿酒窖池群。
传的是非遗技艺的高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洋河酒酿造技艺”,由技艺精湛的老酒匠班组,全流程纯手工精酿而成。从五粮甄选,到原粮清蒸,到蒸馏、接选,洋河传承古法137道工序,都践行“天地同酿,艺人合一”的手工理念。
传的是富有洋河特色的纯手工匠人体系。洋河的纯手工匠人制度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两淮地区酿酒一代宗师罗洪林创立洋河特色的手工传承制度,洋河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匠人体系。虽然经过近代工业化浪潮,但洋河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纯手工酿造工艺,随之一起的是沿袭数百年口心相传的酿造技艺。
习!
传习在“习”,习是传的深化——习就是匠心文化的践习,践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传统造物法则,践行“中国匠造,梦想之光”的价值观。
入了酿酒这一行,学的是一门吃饭的手艺,等于选择了干一辈子的事业。这是洋河所有酿酒匠人共同遵守的准则,又或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信条。酿酒过程中,成千上万个细节的拿捏和把控,需要师傅“传、帮、带”口传心授。
在洋河股份传承仪式上,师徒之间,立品德、传匠心、授技艺。“粮必重其质,曲必重其时,水必重其甘,窖必重其养,器必重其净,量必重其准,火必重其缓,工必重其细,储必重其长。”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在酒都上空,蕴含着绵柔奥秘的《洋河酒训》得以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自2003年“蓝色经典”上市,到如今绵柔型白酒畅销20年不衰。背后,是酿酒人精湛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师带徒”工匠精神的有形体现。在封藏大典上,洋河推出蓝色经典封坛酒(20纪念),表达对历史的传承,对匠心的守候,也是对经典的致敬。与此同时,庆典上还推出了梦之蓝手工班大师版,可以说是“中国匠造”的另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