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雷军“爆单”!扬州“70后”女老板,曾连创3个10倍神话
-
创客公社
2025-03-07 15:18 -
文:
创客公社
2小时大定10000台的小米Su7Ultra里,藏着“扬州造”。
据汽车供应商网披露的小米Su7Ultra供应商清单,扬杰科技作为小米Su7Ultra的供应商之一,为其提供了被称为电控系统的"心脏"的IGBT功率模块。
1971年,梁勤出生于扬州,中专时期学习电气技术专业,1989年毕业后进入扬州大酒店从事工会工作,期间考取大专,学习工商管理课程。
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部分企业都在观望、收缩状态,梁勤则带领扬杰科技开始了从封测制造到晶圆先进制造的第二次转型:她引进了一支技术团队,决定投资建设4寸晶圆生产线。认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后,她借了2000万元的“第一笔贷款”,扛着风险进行扩张。
2022年,扬杰科技营收达到54.04亿,净利润达到10.6亿。相比2013年的5亿和1亿,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全部翻了刚好10倍。此外,扬杰科技总市值从上市第一天的23亿,到2022年3月最高一度突破400亿,期间同样翻过了一个10倍。
2小时大定10000台的小米Su7Ultra里,藏着“扬州造”。

据汽车供应商网披露的小米Su7Ultra供应商清单,扬杰科技作为小米Su7Ultra的供应商之一,为其提供了被称为电控系统的"心脏"的IGBT功率模块。
IGBT功率模块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快速、高效地控制电流,帮助车辆的动力系统更好地工作。
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扬杰科技是国内少数集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制造、器件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IDM)的杰出厂商。
公司于2006年成立于扬州,2014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往后10年间先后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和市值的3个10倍增长。
而这组“经营神话”般的数据背后,是一位“70后”扬州铁娘子——梁勤。
25年完成一场“贸工技”的华丽转身
1971年,梁勤出生于扬州,中专时期学习电气技术专业,1989年毕业后进入扬州大酒店从事工会工作,期间考取大专,学习工商管理课程。
1993年,出于对电子行业的热爱,梁勤进入一家台资电子公司,一干就是7年,从产品销售成长为销售经理,在功率半导体业内闯出一方“小天地”,有着不错的薪酬。
但梁勤觉得还不够,她想要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
2000年,29岁的梁勤带着10个小伙伴和100万注册资金,创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做半导体行业的品牌代理。第二年,公司销售额就到达1000万元。
后来,扬州市鼓励企业转向实业,梁勤便抱着“做扬州最杰出的企业”的愿景,带领公司开始从贸易到制造的第一次转型:发力封装厂,逐渐成长为一家芯片、二极管、整流桥等半导体分立器件领域的专业制造公司。

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部分企业都在观望、收缩状态,梁勤则带领扬杰科技开始了从封测制造到晶圆先进制造的第二次转型:她引进了一支技术团队,决定投资建设4寸晶圆生产线。认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后,她借了2000万元的“第一笔贷款”,扛着风险进行扩张。
事实证明,梁勤“赌”对了。生产线投后不仅供不应求,也顺利让公司拥有了晶圆、封装、营销一整条线的设计制造能力,能够通吃产业链的利润。
期间,梁勤更加体会到“企业的未来还是要靠研发和创新”。
随着行业回暖增长和公司的高速发展,2014年,梁勤带领扬杰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扬州半导体产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2022年,扬杰科技营收达到54.04亿,净利润达到10.6亿。相比2013年的5亿和1亿,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全部翻了刚好10倍。此外,扬杰科技总市值从上市第一天的23亿,到2022年3月最高一度突破400亿,期间同样翻过了一个10倍。
可以说,从2013年到2022年,公司创造了营收、净利润、总市值3个“十年十倍”的“经营神话”。
步履不停的梁勤,随后又带领公司开始了从先进制造到研发型企业的第三次转型:大力设置海外、国内的研发机构。
随着25年来的3次关键转型,扬杰科技逐渐实现了“贸工技”的华丽转身。
如今,扬杰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功率二极管市占率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整流桥和光伏旁路二极管市占率均位居全球第一,并获得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扬杰科技不仅成功进入小米的供应链体系,还通过代理商向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英伟达提供MOS、二三极管等功率器件产品。
小米与江苏的羁绊正越来越深
事实上,在网络综合的小米Su7Ultra供应商名单中,除了扬杰科技,还有多家江苏本土企业,如提供AR-HUD抬头显示系统的泽景电子、提供碳纤维覆盖件的中简科技等。此外,名单中的宁德时代、博世等全球行业龙头也在江苏有着深度布局。

(综合网络整理,素材来源:汽车供应商网、小米等)
此外,小米SU7的核心零部件也有不少常州造的身影,如江苏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的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热管理温度压力传感器、电子转速传感器、胎压传感器,斯泰必鲁斯(江苏)有限公司的引擎盖气弹簧等,均为常州造。
可见,小米汽车和江苏的羁绊不容小觑。
其实,早在小米汽车正式注册的2021年,我们就关注了其在汽车供应链上“轮毂未动,投资先行”的布局:投资动作基本上覆盖了智能汽车供应链各个环节。
其中,江苏凭借其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链,成为小米重点布局的区域之一,具体来看:
1、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海之博(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数千万元的独家投资。
2、电动电池研发生产商——蜂巢能源(常州)获得由小米集团亿元级的增持。
2、电动电池研发生产商——蜂巢能源(常州)获得由小米集团亿元级的增持。
3、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图达通(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跟投的B+轮融资。
4、车载HUD设备——泽景电子(扬州)获得由顺为资本领投的约3亿元C+轮融资。5、车载通讯芯片——裕太微(苏州)获得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
……(以上融资事件发生时间为2021年6~8月)
4、车载HUD设备——泽景电子(扬州)获得由顺为资本领投的约3亿元C+轮融资。5、车载通讯芯片——裕太微(苏州)获得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
……(以上融资事件发生时间为2021年6~8月)
而根据2024年江苏投融资数据报告,我们发现,小米集团在江苏的投资布局正不断扩大,覆盖了智能装备、集成电路、化工产业、机器人、新材料等众多产业,呈现多元化:
1、直驱电机解决方案提供商——泰科贝尔(苏州)在半年内连获小米2轮投资。
2、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商——新芯航途(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参投的天使轮融资。
3、油脂类化学品合成生物制造商——脂禾生物(常州)获得由顺为资本参投的Pre-A轮。
4、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研发——碳少科技(南京)获得由小米集团与顺为资本共同投资的天使轮融资。
5、泳池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星迈创新(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跟投的超5亿元A轮融资。
2、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商——新芯航途(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参投的天使轮融资。
3、油脂类化学品合成生物制造商——脂禾生物(常州)获得由顺为资本参投的Pre-A轮。
4、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研发——碳少科技(南京)获得由小米集团与顺为资本共同投资的天使轮融资。
5、泳池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星迈创新(苏州)获得由顺为资本跟投的超5亿元A轮融资。
6、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商——筑领科技(南京)获得由顺为资本领投的近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7、创新金属材料研产销平台——易弗明(苏州)获得由小米集团投资的一轮战略投资。
7、创新金属材料研产销平台——易弗明(苏州)获得由小米集团投资的一轮战略投资。
(以上融资事件发生时间为2024年)
由此可见,小米与江苏制造业的羁绊,正越来越深。
回到扬杰科技来看,不管是2014年登陆创业板成为扬州半导体产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还是3个10年10倍的“经营神话”,亦或是此次站在“王炸豪车”小米Su7Ultra身后,梁勤和扬杰科技,都实实在在的让扬州,这座在江苏半导体版图中稍显默默无闻的城市,在众人面前“秀”了一把自己半导体产业加速起势的样貌。
数据显示,2024年,扬州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规上企业28家,比去年新增6家。去年实现开票销售130.5亿元,同比增长26.4亿元,增幅达25%。
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包含了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两大分支。而在上述的扬州市集成电路产业28家企业名录中,分立器件企业占到了近70%。
可见,扬州集成电路产业链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聚焦到企业来看,除了挑大梁的扬杰科技,还有苏奥传感、永道射频、川奇光电等,它们目前在全国分立器件市场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在江苏省整体分立器件排名中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
此外,扬州晶新微电子作为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的企业,其芯片平均良品率达99.6%,居全球领先、全国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产品国内市占率高达60%,全球市占率近30%,其芯片广泛应用于华为、苹果、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
也许,在庞大复杂的集成电路产业中,扬州未来可以凭借特色突围——以分立器件为突破口,驰骋在分立式半导体“黄金赛道”上。
来源 | 创客公社
作者 | 王易新
作者 | 王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