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商人物 > 常州千亿钢铁帝国掌门人,为何带了一瓶“盐”去两会

常州千亿钢铁帝国掌门人,为何带了一瓶“盐”去两会

  • 苏商会

    2025-03-13 10:08
  • 文:

    杨乐多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带了一瓶盐赴京参会。

图源:交汇点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带了一瓶盐赴京参会。
 
这瓶盐可不是普通的盐,它来自中天钢铁成功建设的钢铁行业“国内首个一步到位建成”的分盐结晶项目。据董才平介绍,这是他特意带的一瓶中天南通公司通过废水提炼的工业盐样本。
 
2022年,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中央水处理厂分盐结晶系统正式投产,顺利出盐。分盐结晶系统是废水零排放最关键的工序,它的顺利投运标志着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正式投产,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因此成为国内首座投产即达到分盐结晶零排放的大型钢铁企业。
 
据悉,中天钢铁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为构建更加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
 
两会聚焦绿色发展
 
两会期间,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处于从“制造”到“智造”、从“黑色”到“绿色”的关键转型期。
 
两会现场,董才平用一瓶盐展示了企业的绿色转型成果。
 
据董才平介绍,中天南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实施分盐结晶项目,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钢铁行业,水是必不可少的冷却介质,经过蒸发后的废水中富集了大量盐分,盐浓度可达新水的数十倍以上,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造成盐资源的损失。因此,实现钢铁行业的废水零排放,回收水资源与盐资源,已然成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
 
分盐结晶是指通过热法或者膜法,将工业废水中的不同盐组分分离,然后通过结晶的方式实现水与单质盐的分离,过程中的冷凝水回用,工业盐作为其他行业的原材料,从而实现新水用量降低、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董才平透露,在转型过程中,中天南通公司遇到了诸多挑战。由于钢铁废水盐分复杂,直接套用化工企业的分盐结晶技术会导致设备“消化不良”。为此,公司进行了全厂废水、固废的综合性分析,最终打造出“一粒盐,两滴水,三种工艺,四化操作”的中天特色分盐模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
 
中天钢铁在常规废水深度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以“矾花视境+分盐结晶”为核心的技术,将高浓废水进一步浓缩分盐,经蒸发结晶制得氯化钠工业盐产品,同时将废水制备为除盐水全部回用,在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同时,完成了全厂水系统100%资源化利用,致力于成为低碳冶炼、超洁净炼钢、零排放生产的标杆。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江苏省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围绕“生产洁净化、厂区园林化、制造绿色化”目标,致力于打造智能绿色钢城标杆,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90%,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从临时工逆袭的千亿钢铁巨头
 
董才平,1963年7月生,江苏常州人,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优秀的苏商代表。年轻时,董才平曾是一名篮球运动员,19岁进入锁厂做起了临时工,凭借出色的业绩,成为销售明星,并一路走上了管理岗位,28岁成为武进锁厂的厂长。
 
1996年,董才平主动请缨,进入濒临倒闭的武进钢铁集团工作,并带领这个几乎破产的厂子起死回生。

2001年,武进钢铁集团由国企改制为民企,中天钢铁集团正式成立。2005年,中天钢铁成为常州第一家产销双超百亿企业。2013年,中天钢铁成为常州市首家营收超千亿的企业。

 
如今,中天钢铁已经发展成年营业收入接近2000亿元,业务涵盖钢铁冶炼、钢材深加工、现代物流、生态农业、教育体育、酒店商贸等多个板块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目前,中天钢铁形成了以常州、南通、淮安为主的多生产基地。常州基地是全球单体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优特钢棒线材精品基地;南通基地建设一期年产1000万吨、远期规划年产2000万吨的世界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淮安基地建设年产150万吨、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强精品钢帘线基地。
 
而此次董才平带去两会的盐,正是出自南通基地。从名称就能看出,中天钢铁的南通基地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高端绿色钢铁基地。2020年8月,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江苏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示范项目,肩负着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使命。
 
中天南通公司坚持“创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提升”的环保方针,累计投入近百亿元用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了“煤气零放散、废水零排放、固废零出厂”的“三零”目标。
 
钢铁巨头在两会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会上,董才平作了审议发言。
 
董才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既立足当下稳预期,更着眼长远谋突破,字字紧扣发展脉搏、句句回应企业关切,特别是报告中提到“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充分彰显了政府对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关怀,让他深受感动、倍感振奋。
 
董才平结合工作实践分享了三点感想。首先,他强调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中天钢铁25年来专注钢铁主业,从产销不足10亿元的小型钢厂发展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位列2024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第40位,形成“一总部、多基地”战略布局。
 
其次,中天钢铁积极融入发展大局,聚焦一流品牌、数智转型和绿色低碳,搭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17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
 
董才平表示,中天钢铁始终秉持“对国家多贡献,对社会多奉献,让员工增收入”的理念,累计捐赠12亿元用于公益事业,探索以二产反哺一产三产,助力共同富裕。
 
除了聚焦主业的技术创新,董才平还强调了政策、资本、人才等多维度协同的重要性。他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创新审批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打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堵点卡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时,董才平也敏锐地关注到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当下,全球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竞争的焦点,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庞大,占制造业比重超80%。传统产业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有望优化生产流程、大幅提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
 
董才平认为,中国传统产业企业虽然迎来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好机遇期,但也面临技术、创新、成本、标准等问题。
 
为此,董才平提出四点建议:首先要制定整体规划,促进技术融合,组织专家团队系统性规划人工智能布局,搭建跨企业技术交流与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其次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案例;然后要优化投入模式,降低应用风险,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提供免费咨询诊断,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最后要加快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发展,制定统一行业标准,明确数据采集、模型构建等规范,推动标准互认,将人工智能性能纳入招投标评分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中天南通:向“智”向“绿”向“新”以新质生产力铸强钢铁脊梁》、《全国人大代表董才平:做强钢铁主业 坚守实业报国》
江苏1号:《一家钢铁企业,为何在两会上带来一瓶“盐”?》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