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商人物 > 泰州首富“挖角”2600万年薪高管,上市棋局已悄然布局?

泰州首富“挖角”2600万年薪高管,上市棋局已悄然布局?

  • 苏商会

    2025-02-20 10:31
  • 文:

    杨乐多
2月18日,原国家药审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向媒体证实,他已加入扬子江药业,出任首席医学官(CMO)一职。

2月18日,原国家药审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向媒体证实,他已加入扬子江药业,出任首席医学官(CMO)一职。此前,2月6日,国内创新药公司荣昌生物官宣何如意离职。
 

据悉,何如意曾是荣昌生物的核心技术人员,其履历丰富,在中国和美国都曾担任过医生,后至药监部门,在美国FDA、中国NMPA都曾任职,2018年转入企业工作,于2020年1月加入荣昌生物,在企业任职超5年。
 
2月7日,荣昌生物发布公告宣布何如意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辞去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及首席战略官的职务,并不再担任其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任职期间,荣昌生物先后于2020年11月9日、2022年3月31日成功在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何如意现年64岁,履历十分亮眼,既当过医生,也做过投资。扬子江药业此番出手挖人,业内纷纷猜测,是否意在推动上市?
 
 
医药老将,年薪千万
 
何如意出生于1961年,先后在中国医科大学拿到医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出国深造,在美国霍华德大学取得内科医学博士学位。除了医生身份之外,他还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工作了17年,后于2016年回国,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担任首席科学家,是一位拥有临床经验和药品监督经验的多面手。
 
2020年,何如意加入荣昌生物。那一年,何如意的薪水就已经高达946.32万元,在一众董监高中排名第2,仅次于当时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2022年,何如意最高年薪一度达到2604万元。
 
为何他能拥有如此高昂的年薪?
 
其实,何如意在业内知名度非常高,不仅和他丰富的履历有关,还因为他过硬的业务能力。过去几年,国内医药企业飞速发展,作为明星企业的荣昌生物,分别在2020年、2022年于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2021年,何如意还主导了荣昌生物与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的合作,将维迪西妥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Seagen,交易金额高达26亿美元。这笔交易,让荣昌生物2021年通过BD交易短暂盈利。
 
何如意是研发的专家,在他任职期间,荣昌生物的临床进展显著,研发管线一度达40多条;他也是经营的专家,荣昌生物的营收持续增长,收益从2022年的7.6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83亿元、2024年的17.15亿元。

据财报显示,近几年荣昌生物的营收主要得益于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销量提升,毛利率也显著提升,而这也是何如意主导的主要业务。

 
如此惊人的年薪,何如意为何选择离开?首要原因是荣昌生物的亏损正在扩大。据悉,2024年全年,荣昌生物全年预计亏损14.7亿元,研发人员从2023年底的1308人减少至2024年6月底的1216人。
 
上市之后,荣昌生物累计净亏损约44亿元,财务压力和人才流失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难题。
 
2024年,何如意在荣昌生物的职务发生了变动,荣昌生物公告称,任命何如意为首席战略官,其将继续担任董事且为核心技术人员,将不再担任首席医学官及高级管理人员。此举被视为荣昌生物内部变革的一个信号。
 
外界认为,这是荣昌生物在业绩走低的情况下作出的人员优化决定。截至发稿,荣昌生物总市值为157.69亿元。
 
子承父业,扬帆医海
 
医药老将,为何会选择扬子江药业?提及扬子江药业,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徐镜人。
 
1971年,徐镜人凭借筹集的几千元启动资金,带领几位工人从仪表厂独立出来,创办了一家小型制药厂,这便是扬子江药业的早期雏形。
 
1972年,工厂正式投产。1975年,与泰兴分厂合并成为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1979年,挂牌“泰兴县制药厂口岸车间”。1985年,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挂牌成立,扬子江药业的篇章正式展开。
 
而让徐镜人和扬子江药业名声大噪的,便是板蓝根,这款产品的成功让扬子江药业迎来了重要转折。
 
1988年,上海爆发甲肝,市场对板蓝根的需求激增。扬子江药业加班加点,生产出385万包板蓝根干糖浆,及时缓解了市场短缺,这也让扬子江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徐镜人因此被誉为“板蓝根大王”,公司产值也首破亿元大关。
 
1997年,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正式成立,这是江苏省医药行业第一家重点企业集团。
 
渐渐地,扬子江药业从几个车间发展成为一搜“医药巨轮”。扬子江药业并非上市企业,但市场对这艘医药巨轮的估值早在2020年就破了千亿,加上创始人的低调,业内将扬子江药业称为“隐形药王”。
 
徐镜人掌舵期间,一直坚持扬子江药业不上市的发展原则,理由有三:1、市场充足,没必要上市;2、担心公司管理混乱;3、避免上市之后资金断裂。
 
2021年,徐镜人因病离世,社会各界沉痛哀悼。之后,徐浩宇的接班便成为了医药界关注的话题。
 
徐浩宇生于1972年,1994年进入公司,从销售科员起步,一路做到省公司经理、销售一局局长、公司副董事长,直至正式接班。从基层开始的工作经验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度过了与团队的磨合期,并且带领扬子江药业在集采时代高歌猛进。
 
据新财富报道,接班后的徐浩宇名次在创富榜上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2024年更是来到了第72名,持股390亿。同时,扬子江药业继续蝉联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第一名,连续多年稳坐泰州市第一民企宝座。
 
扬子江药业正式拉开了“徐浩宇时代”的序幕,二代的接班,也经常让外界猜测,是否会将扬子江药业上市提上日程。
 
徐浩宇的创新时代,急需“定海神针”
 
徐浩宇的上任可以用“低调”二字形容,除了2021年集团刊发的一纸文书外,并无其他过多宣传。徐浩宇的作风或承自其父,曾有业内人士评价,其与父亲徐镜人一样属于“少说多做”的类型。
 
扬子江药业从仿制药起家,徐镜人用老一辈实业家敢想敢干的精神,为扬子江药业建造了坚实的地基。但在徐浩宇上任之前,多家同期药企都开启或已经完成了向创新药转型的任务,而扬子江药业却迟迟未动,这位“创二代”的首要任务自然不言而喻——仿制药、创新药“双管齐下”。
 
“创新”成了徐浩宇时代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据扬子江药业官网,公司目前建立了一支总人数达到1500余人、硕博占比超过50%的研发团队;在创新药方向,扬子江重点布局抗肿瘤、神经系统、内分泌、心血管等产品管线,其中4个项目已开展临床研究。
 
2020年至2023年,扬子江药业每年都有几款一类新药申报临床或上市。2024年,扬子江药业的泊沙康唑肠溶片、替吉奥胶囊相继获批上市、1类新药YZJ-5799磷酸盐胶囊获批临床。在最近的几批国家集采中,扬子江药业的备战品种数量常常位于前三,中标数量也遥遥领先。
 
种种迹象都表明,扬子江药业正急需一位对创新药研发以及企业经营都有资深经验的老将来“坐镇”,而何如意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
 
同时,何如意拥有在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工作的经验,能够应对药品开发和药品监管制度方面的问题,对扬子江药业来说,相当于锦上添花。
 
去年,徐浩宇完成一笔并购,似乎在向外界释放迈入资本市场的信号。2024年11月11日晚,瑞科生物公告,拟依据特别授权向认购方扬子江药业发行不超过1.42亿股内资股,认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5.59元。预计此次发行将为瑞科生物募集约8亿元。
 
定增完成后,扬子江药业及扬子江香港将持有瑞科生物24.88%股份,扬子江药业将成为瑞科生物的第一大股东。瑞科生物为泰州市一家创新型疫苗公司,2022年登陆港交所,是港股HPV疫苗第一股,也是泰州首家港股上市企业。
 
此次与瑞科生物联手,扬子江药业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疫苗领域的地位,也释放出徐浩宇意在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信号。近年来,徐浩宇也一直加大在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科研投入力度,目前扬子江药业的大健康板块拥有4座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拥有保健食品批文35个,功能性食品23款,涉及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清咽利喉等诸多领域。
 
扬子江药业迈出并购的第一步,业内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不上市的经营理念被打破?其实早在接班之前,徐浩宇就曾带领自己创办的爱源股份登陆新三板,并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扬子江药业不无上市的可能。
 
此番何如意的加入,或许会让扬子江药业如虎添翼。

 
参考资料:
齐鲁资本通:《荣昌生物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辞职,曾在去年裁员传闻中“降职”》
赛柏蓝:《最新消息|何如意博士离开荣昌生物后,去向未定》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从汽修厂到年入14亿,丹阳父子接力,打造江苏物流龙头企业 下一篇:从学徒工到上市企业掌舵人,这位商界巾帼只有一个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