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又是苏州?
-
苏商会
2021-04-28 17:26 -
文:
陈芝超
仅半个月内,几乎苏州的大门前每天均有巨头或牛人造访。如今的苏州不仅集齐了百度、腾讯、阿里、华为、360、京东六大巨头,也相继迎来了任泽平、张磊、俞敏洪、张雪峰等行业顶
园林依旧纤巧,桃花依然灿烂,山水悠然,古迹仍在。多年以前,学者余秋雨造访苏州时,曾用生动的笔触这样描述这座千年古城。只是,随后他笔锋一转,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人类最早的城邑之一,会不会、应不应淹没在后生晚辈的竞争之中?”
提出“会不会、应不应”疑问的并不仅仅只有余秋雨一个。去年,当地的主政者也有过一次疑问:“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期,苏州新一轮增长点在哪里?”
类似的疑问似乎总是绕不开苏州。毕竟对于这座有着两千五百余年历史的城市来说,辉煌的时刻数不胜数,最强地级市、天下粮仓、工业强市、上海后花园、中国药谷……荣誉的傍身让苏州鲜少有沉寂与落寞。
只是最近,苏州的风头着实有点盛,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也确实有点忙。仅半个月内,几乎苏州的大门前每天均有巨头或牛人造访。如今的苏州不仅集齐了百度、腾讯、阿里、华为、360、京东六大巨头,也相继迎来了任泽平、张磊、俞敏洪、张雪峰等行业顶流。
苏州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人人都想取苏州这一瓢饮?
“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个不落,我全都要
仅从产业布局的速度来看,苏州确实看起来很急。一个面积仅占全国0.09%的“螺蛳壳”里,一系列的风口产业正遍地开花。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新年第一会”上,华为宣布正式将“四大总部”、“六大中心”落地苏州。
仅仅4天后,又有巨头叩响苏州大门。1月8日,腾讯宣布正式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与苏州高新区共同打造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
令人未曾预料的是,华为、腾讯的到来仅仅只是前奏。两三个月后,苏州产业布局有如神助,先是“PE一哥”张磊带着千亿高瓴重仓苏州,高瓴苏州创新中心靴子落地;后又是江阴老乡俞敏洪“合伙”苏州瞄准教育产业,新东方华东总部就此落户姑苏区。
甚至是曾经饱受诟病的“大学”与“机场”,苏州人也偏偏要赶在今年圆梦。早前,据自媒体“沪苏通”统计,仅从2019年至今,苏州共签订确定落地的高校就已经超过10所。尽管一直梦寐以求的机场还是没有消息,但苏州也曲线圆梦,拓宽了格局——“没有机场,但有飞机”。几天前,苏州召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航空航天产业成为关注焦点,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更是在会上直接喊话,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共同将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就连在文化产业布局上,苏州也不甘落后,抢来了行业赫赫有名的“文艺青年”喜马拉雅。随着喜马拉雅长三角区域总部落地苏州姑苏,寒山寺的夜半钟磬终于能让世界听见余音。
数字经济、文化教育、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与以往城市发展专注特色产业相比,这座“小而美”的江南古城展现出了少有的“霸总”气质——“一个不落,我全都要”。与江苏其余“十二太保”开年以来的产业布局速度相比,这份雄心可见一斑——
比如,省会南京将视野投向提升城市首位度上,重点落子“南京都市圈”,与隔壁安徽互动频频;而在太湖湖畔,除了正在上演“大健康产业看无锡”的崭新图景外,手握“物联网”好牌,无锡释放“锡引力”。“苏锡常”里最后一位常州则迎来了巨头京东,一笔100亿的大手笔投资为常州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而迈入万亿时代的南通则携手联想集团,发力智慧城市板块……
相较苏南,苏北的产业布局动作略显逊色,但仅从上半年来看,主官们的关键词在于“精准学习”。比如,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亲自率队前往长沙,取经长沙工程机械发展思路。而徐州市长庄兆林则前往合肥,问道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经验……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能像苏州这样,多元产业遍地开花,流量网红一肩扛,这份“你要的我全都有”的魄力,实属罕见。但一切有因必有果,苏州“看起来很急”的另一面其实是狠下心来,决心义无反顾地打造城市发展“第二曲线”。当曾经依赖的城市发展路径到达天花板,苏州“爆红”的秘诀其实是打造一个个飞速运转的“产业飞轮”。
打破城市天花板:跃起的“产业飞轮”
在剖析苏州的“产业飞轮”之前,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
苏州曾经依赖的城市发展路径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高制度”的发展模式。
根据学者温铁军长期的观察,由于社会与历史因素,城市发展往往会陷入一种路径依赖性极强的“低制度”。在“低制度”的局限性下,会导致产业升级的困局。长期以来,一些城市往往囿于这样的普遍性困局,并不拥有要素定价的权利。但苏州并非如此。温铁军认为,苏州通过区域综合开发的本地 “强资本” 与寻求产业全球扩张的跨国公司 “强资本” ,建立了产业资本阶段的 “高制度” 起点,苏州工业园区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金鸡湖畔的一片农村到撬动苏州整体发展的引擎,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复制新加坡模式,某种程度上,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下,逐步实现经济的腾笼换鸟,积极打造外向型经济,正是“高制度”模式的体现。
这样的“高制度”可以放置于上海与苏州的关系之中。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囿于单一核心无法支撑上海的长远发展,上海将视野投向外围城市,找寻产业承接的新增长极。苏州,得益于苏南模式下县域经济的崛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因此,两座城市一拍即合。苏州,就此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星期日工程师”的身影往返于沪宁线上,与同时代的其余城市相比,正是因为上海的城市外溢效应所形成的“高制度”模式,带动了苏州的城市跨越发展。
但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成也“高制度”,败也“高制度”。由于长期依赖上海的外溢效应与工业园区拉动的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就像是“温水煮青蛙”,苏州始终安于舒适圈,显得“委委屈屈”。一方面,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局限性日益凸显,低端制造无法迈向高端智造,产品议价权并不掌握在苏州手中。另一方面,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虹吸效应明显,当“沪职”成为常态化,苏州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实现城市能级提升?
一系列的问题之下,于是苏州决定不再复制“苏州”,以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打造全方位的“产业飞轮”,以实现城市的快速变革,这是自我的主动求变,而非“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被动依赖。
事实上,“飞轮效应”已不是一个新词。这一来源于亚马逊等知名企业发展中的管理学名词同样也可试用于城市的发展逻辑。一个城市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衰弱到腾飞,没有单一起决定作用的创举,也没有幸运的突变,只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构建一个又一个的产业飞轮,并孜孜不倦地一圈一圈拨转,最终以合力克服阻力,集聚势能,突出重围。
苏州正是如此。通过下图的“苏州城市飞轮”便可清晰地看出其发展的底层逻辑。
苏州城市飞轮结构图
当然,一个“飞轮”的搭建并不是一日之功。当“产业飞轮”遭遇阻力,需要的是多方持续不断地努力。以苏州的“1号工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尽管如今的苏州被称为是“中国药谷”,但将时针拨回十多年前,彼时的“中国药谷”还未显示出实力。那时候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还是一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B村”(由产业园英文名BioBAY演变而来)。
那时的“B村”没有大学,没有研究所,不招大企业,一门心思只想招人才、建所、搞研究,在当时热衷于寻找大企业的招商引资潮中,可谓是一股清流,那时,由于缺少大企业的支持,苏州医药产业的“飞轮”转动几近停止,但苏州人并没有放弃。或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股子韧劲,坚守长期主义的“B村“很快借助人才优势与政府政策扶持,构建了连接上下游的完备产业链,在这一核心的竞争优势下,引来了国内外优秀的风投资本。
像生物医药产业一样,一个个飞速转动的“产业飞轮”正让苏州释放出更大的势能。
未来已至:历史转折处的“苏州之问”
百余年前的张謇将栏杆拍遍,他在满目疮痍的战火之中坚守一颗实业报国的初心,如今历经沧桑的张謇故居下紫藤花依旧盛放。而南通,这座跨过万亿GDP的城市,能够在2020年实现关键性发展,这份韧性、狠劲,与张謇精神不无关系。
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与南通一样,在聆听历史的遥远回响中再度找到曾经的城市精神家园。站在历史的转折处,再度”爆红“的苏州仍然面临着更多的追问,比如,以下的三问:
一问:从“流量”到“增量”,如何破局?
更多的“流量”来了,但并非所有的“流量”都能带来“增量”。“流量”固然能带来短期的红利,但放置于时间的长河中,“流量”有时会反噬自身。以前不久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为例,在江苏烂尾、暴雷的项目比比皆是。因此,将“流量”转变为“增量”更需要长远的战略布局与战略定力。
二问:从“上海的后花园”到“沪苏同城化”,如何竞争?
苏州与上海的亲密关系不谙自明,仅从主政者的从政经历便可窥见一隅,如今的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就曾拥有上海工作的经验。一直以来,受益于上海的城市外溢,苏州发展迅速。近年来,“沪苏同城化”趋势显著。根据《2020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就地级市而言,苏州是流入上海市域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通勤规模占总量的93.17%。
这一数据确实印证了“沪职苏住”的观点,但掩藏的一大危机是,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以及苏州自身产业的升级转型,上海的视野是否会更多的停留于苏州?毕竟,光自称“北上海”的城市就有不少。因此苏州需要做的是提升自身的城市中心度,以及更好地处理与上海的竞合关系。
三问:从“匠”到“犟”,如何定义自身?
正如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更多的城市应该如南通一样重新定义自身的城市精神,这一形而上层面的要求关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方世南教授认为,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苏州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是“四千四万”的“犟”,还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抑或是二者的兼容?在《城市精神: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一文中,方世南教授将“苏州精神”总结为以下四点,或许也能给予读者启发:
“一是刚柔相济, 苏州人既有温柔的一面, 也有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一面;二是包容开放, 苏州人有包容的心态, 不保守、不封闭;三是崇文重教, 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四是精细雅致, 苏州人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 追求一流。”
什么才是真正的苏州?回答这一“苏州之问”或许还是余秋雨最通透,在《白发苏州》里,他这样写道:
“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庭,让你去猜想它的蕴藏,猜猜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人,2500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的苏州,或许真的一切皆有可能,“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参考资料:
余秋雨:《白发苏州》
温铁军:《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案例研究》
方世南等:《城市精神 :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以苏州城市精神为例》
城市进化论:《再问张謇:“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沉寂与归来》
沪苏通:《高校扎堆落户,苏州咋就成了“香饽饽”?》
决策杂志:《苏州之问》
大数据透析站:《五连冠背后的故事,1994年,新加坡为什么选择了苏州?》《上海和苏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