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根良的2003:研发光纤,赢得世界话语权
-
苏商通讯
2019-01-28 17:41 -
文:
苏商全媒体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亨通集团一直秉承着“敢”字起家,“严”字当家,“实”字发家的“亨通文化”。
作为在部队历练过的人,崔根良有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家国情怀。一直以来,这种情怀与个人事业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伴随着崔根良走过风雨兼程三十多年。于是,我们不难理解,2003年亨通光电在上市后,何以马不停蹄地投入研发中国自己的光纤:只为赢得世界行业领域话语权。
2003年,亨通光电上市,紧接着,根据当时的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崔根良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研发属于中国的光纤项目,自主科技创新,自己生产光纤。这个大胆的决定一时间引起了业内震惊,质疑、嘲讽声纷纭:要知道国外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研究出了光纤。
崔根良的信念没有被质疑声磨灭:光纤的关键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这道坎儿迈不过去,中国光纤通信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不可能会赢得国际行业话语权、主导权。由此,亨通集团投入巨资,组成核心研发团队,从全国各地请来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指导,经过500多天苦战后,终于造出了世界同行水平的光纤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光纤核心技术的企业。
回顾过往,正如崔根良所感叹:“我们这一代人,从茁壮青年到走向成熟,正好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成长。”当时光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神州大地传递着生机与希望。退伍归来的崔根良在时代的感召下投身商海,带领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将其扭亏为盈;出任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厂长,再次不负众望力挽狂澜;接手“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人才”还负债120万的农机厂,承担起转产重任。
家国情怀与责任感促使曾为空军通信兵的崔根良做了一个没有退路、却被后来事实证明存在无限未来空间的决定:创办电缆光缆企业。这是一个在国内刚刚起步的行业,如同大片的荒原等待开发,而“一旦选择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1995年,亨通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前五。
在亨通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铺垫。于是, 2003年亨通对光纤的选择也就无需质疑,这之后亨通精益求精继续攻克光棒核心技术也更顺理成章。直至亨通集团成为连续10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中国光纤通信、智能电网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跻身于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亨通集团一直秉承着“敢”字起家,“严”字当家,“实”字发家的“亨通文化”。在持续的创新与变革中,个人在成长,国家也在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而融于血液的家国情怀,又何尝不是个人理想与强国梦想的高度统一?
崔根良,1958年生,吴江人,亨通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总裁,中国光电通信行业的领军人物,2018年10月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小贴士:
2003年,周耀庭在红豆开始进行二次改制,进一步明晰了企业产权。
2003年,韩国平通过把传统业务、股份全部转让给高露洁获得巨额套现,提出“三年再造一个三笑”的目标。
2003年,杨廷栋遇到了酷爱蓝色的昝圣达,“洋河蓝色经典”横空出世,在白酒市场上刮起一股强劲的“蓝色风暴”。
2003年,面对产能过剩的钢铁市场大环境,吴栋材以古稀之年,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开始了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