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争做“张謇式”企业家 > 吉华物流赵俊刚:不忘创业初心,接力发展事业

吉华物流赵俊刚:不忘创业初心,接力发展事业

  • 通商荟

    2021-08-30 16:13
  • 文:

    张妙林、顾璐璐
如何“守好”和“开拓”长辈们打下的“江山”,成为了赵俊刚面临的挑战。他大刀阔斧组建年轻管理团队,从公司的核心业务出发,积极转型数字化、智能化,寻求突破。

 
赵俊刚
本期人物:南通吉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俊刚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作为南通吉华物流有限公司的接班人,赵俊刚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父辈的期盼。
 
如何“守好”和“开拓”长辈们打下的“江山”,成为了赵俊刚面临的挑战。在他看来,父辈的基业讲究稳健务实,而他则追求公司和事业上的多元化发展。为此,他大刀阔斧组建年轻管理团队,从公司的核心业务出发,积极转型数字化、智能化,寻求突破。
 
在赵俊刚的带领下,吉华物流发展成为一家跨区域、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物流企业。“这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做成全国排名靠前或者华东地区知名的数字物流平台提供商。”发展雄心,可窥一斑。
 
近日,苏商全媒体走进南通吉华物流有限公司,与总经理赵俊刚围绕创新与坚守、未来与使命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以下为现场采访内容精选:
 
苏商全媒体:作为一家集仓储、配送、运输、装卸及货运代理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赵俊刚:吉华物流是我母亲创立的,最早是做农副产品批发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转型运输业。2000年,由于客户群体的改变,我们接触了很多外资厂家,开始着重提升整体服务。2007年,南通吉华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我大学毕业回来开始慢慢接手一些公司业务。2013年,港闸区政府批给我们110亩土地,建设物流园。2013年,吉华被认定为“4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2015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2016年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物流示范企业”。目前,吉华拥有全国自有、联营运营网点50多个,运营线路遍布全国各地。从2009年~2020年,随着经营思路的转变,公司体量也逐渐增长,2020年,我们的营业额达到7.5亿元,利税达到2500万。
 
苏商全媒体:区别于其他物流公司,吉华物流的主要竞争优势有哪些?
 
赵俊刚:目前,吉华是整个南通市区范围内最红火的物流园,也是全市线路最全、运输能力最强的物流园之一。物流园对整个入驻商户的集聚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家商户都有自己占据优势的一条线路,随着园区运输线路的完善,各商户的运输能力能够形成互补。
 
苏商全媒体:近年来,物流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要想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抓住客户,留住客户。在这方面,吉华物流是如何做的?
 
赵俊刚:目前吉华物流还是以传统运输为主,这是主业,但在传统运输业务板块上,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内功。在内部管理方向,我们上OA系统、组建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先进的业态和举措,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在传统运输业务方面,我们致力于把它做精做强。跳出物流本身,我们还衍生了仓储服务和场内装卸劳务外包服务。可以说,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
 
苏商全媒体:传统物流企业如何走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您有何经验可供分享?
 
赵俊刚:目前,公司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很大,约为70%左右。经过20多年的经营,我们认为,未来物流企业必须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吉华物流计划搭建网络数字平台,让现有运力池真正活跃起来。此外,我们还想通过这个平台搭建自己的APP,让司机成为平台上的用户。未来,平台还将探索撮合业务的功能。我们会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感,搭建平台的初衷是想把公司服务和平台功能体现出来,最终回归到客户服务上。
 
苏商全媒体: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既要保证利润,又要做好服务,物流企业该如何做?
 
赵俊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前提只有一个:做好服务,追求品质客户。我们要追求服务的价值,而不是只靠价格。
 
价格竞争、进入门槛低,这是行业不争的事实,并且未来很长时间可能也不会改变。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要谋求不断的发展。为什么顺丰贵但我们还是要用?就是它的服务好,这对于传统物流也一样。吉华物流认识到这一点,为了做深服务,我们把传统货运物流服务做成标准化服务流程,从接单到调车,从在途跟踪到回单,我们给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操作流程,并逐渐形成标准化,这在行业里是极少的。
 
我常和员工说,不能因为客户没有提要求,就觉得客户不需要要求。最打动客户的,往往就是意想不到的服务。
 
苏商全媒体:据了解,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希望往资产轻度化发展,即从自有车辆专线转向三方物流,对此您怎么看?
 
赵俊刚:确实如此,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车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经营板块,但未来,我们也会去转变和车队的关系。从纯雇佣驾驶员帮我们开车,往和驾驶员合作的方向转变。由公司提供平台、提供业务,车辆与驾驶员共有,这样更利于提升驾驶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在推进“国三车”的淘汰,借此机会,我们和很多驾驶员已经达成了新的合作模式。这样一来,公司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上,驾驶员可以把精力放在车辆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赵俊刚
 
苏商全媒体:据了解,吉华物流具有一支经验丰富、平均年龄仅28岁的专业化物流管理团队。对于人才的吸引、培育和留住,您有哪些具体做法?
 
赵俊刚:吉华在发展初期是家族企业,要想重新组建管理团队,难度可想而知。首先,我们让一些亲戚退出管理层,支持他们出去创业。接下来又做了两件事:一是把流程分段,定岗定责。二是大胆地引入新鲜血液。通过持续培训改进,新人与公司磨合得越来越好,管理自然也顺畅。通过这种内部调整,新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公司也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苏商全媒体:您刚刚提到,搭建网络数字平台可谓开行业先河,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有此举措?
 
赵俊刚:网络数字平台的搭建初期预计投入3000万左右,花这么多钱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如果不这样做,会阻碍企业未来发展。目前,很多人对物流还停留在脏乱差的老观念层面,我们致力于改变这一局面。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物流行业虽然传统,但是传统产业也可能做得不传统。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希望用5~8年,把网络数字产业园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物流园。
 
苏商全媒体:在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物流行业受影响严重,为此,您有哪些应对举措?
 
赵俊刚:围绕这一大环境,我们也在积极应对。一方面稳住老客户,其次积极拓展新市场和外部渠道,再者,压缩内部成本。我们正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去缓解资产压力。数字化转型浪潮、疫情冲击,对吉华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苏商全媒体:您对于小型物流公司有哪些建议?
 
赵俊刚:我觉得,小型物流公司要想抓住机遇向上而生,主要有几点:第一去做一些适当的转型。第二去瞄准核心客户,做专做精。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要注意业务适当,不能盲目发展。除了资金成本,还要注意内部管理、知识储备、运作储备。我觉得小型物流企业要提高服务,深耕细分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控制成本很关键。
 
苏商全媒体:近几年来,国家及物流行业纷纷提出“降本增效”的概念,吉华物流是如何做的?
 
赵俊刚:一方面,我们对原有的开支进行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压缩公司一些不合时宜的开支,保证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但该花的钱不能省,我们一直在增加数字化、信息化相关的投资。
 
苏商全媒体:物流企业转型数字化、智能化,是否会导致行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赵俊刚:我认为是必然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国家在推出相应的政策时,也会对大型物流企业提出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至于是否转型,则需要企业经营者去对未来的市场做判定。选择转型,企业会越做越大,不转型,则可能企业的竞争力会减弱。我们也在转型,如果做出改变,那合规性问题和成本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两极分化是必然的。
 
苏商全媒体: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提出“双循环”的发展路径,您对此有何看法和规划?
 
赵俊刚:未来5年,我们会全力打造网络货运数字板块。我们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传统物流,二是智能化物流。传统物流是稳定的基础,未来,我们会发力数字物流。吉华的目标是希望做成全国排名靠前或者华东地区知名的数字物流平台提供商。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铁锚工具周海春:核心技术和品牌力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下一篇:沪海公司翟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