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发布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

  • 南京发布

    2020-05-11 16:18
  • 文:

    carey
5月11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套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新时代南京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5月11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套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南京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南京将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此外,南京还将围绕打通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多个项目的推进,包括南沿江、北沿江高铁项目等。

以下是全文: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
 
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南京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新时代南京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
 
南京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积极实践者。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以《规划纲要》为行动指南,通过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更深层次一体化,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突出对标对表,重在深化转化,狠抓落地落实,在服务一体化中担当重大使命,在融入一体化中拓展发展空间,在推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二)明确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开放、公共服务、内部和跨界“六个一体化”,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建成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
 
(三)确立发展目标
 
到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在江苏的影响度、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度、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度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以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铁路网密度达到990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10.17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90%。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2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9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岁。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到203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水平优质化并趋于均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打造对外开放的“支点”、互联互通的“节点”、辐射周边的“原点”。
 
二、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南京优势,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加快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强化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合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1.增强城市空间统筹能力。强化发展规划统领作用,科学组织“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山水城林湖田开发与保护。完善“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市域总体格局,建立“中心城—副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市域城乡体系。加快江北新主城和河西新城、南部新城建设,完善东山、仙林主城片区功能,推动紫东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六合、高淳两区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于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增强特大城市能级,充分释放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金融、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支撑作用。
 
2.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发展。加快修编《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并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推动都市圈提质扩容,打造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样板。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为牵引,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共同打造“创新都市圈”。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南京高速公路外环线,畅通对外联系通道,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按照国家、省要求,逐步统一相关标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水、大气、固废跨界协同治理,共同打造“绿色都市圈”。强化统一开放市场建设,树立国际化视野、用好市场化手段,营造规则统一、标准互认、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共同打造“开放都市圈”。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都市圈各城市在医疗、教育、养老、旅游、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以宁镇扬同城化为先导,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能力。
 
3.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推进宁镇扬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和民生服务共享,推进打通三市城际断头路,着力建设宁镇扬同城化先行区。密切与上海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合作联动,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依托南京特大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宜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绿丝带”,支持溧水区与杭州市余杭区开展战略合作,支持高淳区与杭州市桐庐县全面合作,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宁宣黄成长带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我市园区与长三角区域内各类园区合作,根据创新和产业需求结成伙伴关系,在技术转移、项目落地、载体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协同发展。
 
(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4.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物流和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副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鼓励建设统一的供水管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
 
5.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高质量新型城镇化路径,提高城市包容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完善适应南京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进一步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加快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机制壁垒,促进城乡人才、土地、资金、产业等各类要素双向流动。
 
6.提高乡村发展品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农业品牌创建,参与建立一体化农产品展销展示平台,发展精而美的特色乡村经济。加强古镇名村、居住群落、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村现代文明水平。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领和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7.推动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探索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以江北新区为主体,规划建设宁淮特别合作区,打造都市圈新兴增长极。加快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区域协作,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产业融合共赢共荣、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制度经验。
 
三、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全面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开放合作深化共赢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8.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全面提升创新的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水平,大力营造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走“科创+产业”道路,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集中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卡脖子问题,奋力走在全国前列。推动中科院等知名大院大所和创新型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打造一批科技产业孵化基地。积极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布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快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形成原始创新的“高峰”。培育一批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核心专利,到2025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0件。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落实创新活动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9.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参与长三角技术市场联盟,推动省市共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推动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跨区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
 
10.推进长三角科创圈建设。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圈”,以上海为龙头,推进沪宁杭合4个城市联合共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战略智库平台。推进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以都市圈紧密合作创新,融入与服务长三角科创圈。加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1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并实施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地标行动计划,聚力打造2—3个“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产业地标。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集成电路产业链,推进江北新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加快培育布局未来产业。
 
12.加快发展高端服务经济。立足南京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和高端商务商贸四大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一批规模大、集聚度高、辐射带动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推动文化娱乐、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江北新区长三角精准医学“三中心一高地”(前沿医疗服务中心、国际专科服务中心、综合健康服务中心和精准医疗高地)建设,打造协同化健康服务新模式。江北新区加快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科技赋能金融,以金融助推实业,构筑“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13.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加快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示范区。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围绕打通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北沿江高铁项目,积极推动南京北站、宁淮城际铁路、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宁杭二通道、宁宣、溧高等高速公路的规划对接。加快推动宁句、宁滁、宁扬城际项目建设,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推动市域郊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
 
15.提升区域公路通达能力。加快推进宁马、宁合等高速公路南京段改扩建项目,形成便捷通达的省际公路网络。完善过江通道建设布局,加快推进龙潭、仙新路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要求,同步开展南京结点国家公路网布局方案研究工作,提升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16.协同推进航空枢纽和港口航道建设。优化提升南京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构建以禄口机场为主、马鞍机场为辅、其他通用机场为补充的航空总体格局,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加快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统筹沿江沿海港口布局,积极推进港航资源整合,加强联动协作,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做优做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加快打造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国际性、多功能、综合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
 
17.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和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服务创新及综合应用示范。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协调推进长三角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电网应用,加强跨区域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
 
18.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加快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加快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拓展智慧南京应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公共交通一卡通。
 
(三)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19.共抓长江生态大保护。大力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推进沿江区域钢铁、石化产业向沿海地区有序升级转移,加快构建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将长江南京段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加快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建设长江、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坚决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共同制定长江、太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建立长江等干流跨市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加强长江沿线崩塌河段整治,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
 
20.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精细化排放清单管理制度,联合制定区域重点污染物控制目标。加强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控工地扬尘,推广渣土车白天运行,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实施国VI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
 
21.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积极开展联动执法,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建立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管理平台,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重大活动保障能力。配合国家、省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
 
(四)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22.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推进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跨区域联通,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开展异地就医门、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推进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促进异地养老。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深化以“不见面审批”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推动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探索协同构建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
 
2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依托城市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鼓励学校跨区域教育合作,推进校长和教师跟岗交流。利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实现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4.优化配置高品质医疗资源。推动大中城市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鼓励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继续推广扩大都市圈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范围,共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以数字化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协作系统,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健康医疗服务、养生养老基地。协同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推动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
 
25.打造文化发展高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政策互惠共享,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推动优秀文学、文化作品、影视作品走出去。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跨区域合作发展。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化、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保护与合作交流。协助办好长三角文博会。
 
26.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都市圈旅游资源,依托长江、太湖、名城、名镇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推广宁镇扬旅游一卡通,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推出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互联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
 
27.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推进都市圈防灾减灾一体化、同城化。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联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全域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28.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联合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协作,强化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共享和联动惩戒机制。共同成立区域公共创业就业联盟,合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
 
29.协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共同建设长三角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诚信记录共享共用,建立完善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优化整体信用环境,不断提升各类主体的诚信感受度。聚焦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全域旅游、生态环保、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领域,实行失信行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互通、惩戒措施路径互通的跨区域信用联合惩戒制度。
 
(五)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30.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加快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深入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和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学习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人才流动、运输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实践,大胆创新,加强系统集成,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31.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加快南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高水平打造国际总部经济聚集区,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开放合作水平,加快建设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北新区中国北欧创新合作示范园。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研究机构和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进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国际产业双向合作。高水平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加快江苏进口博览会一站式平台建设,策划和开展贸易投资配套活动。
 
32.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大通关一体化,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我市推广应用,推动实现物流和监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打造“江苏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共同建立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开发信息化电子标签,整合生产、监测、航运、通关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全链条监管。全面对标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六)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33.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企业登记、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政策领域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形成协同方案,制定协同措施。强化环境联防联控、食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执法联动,提高区域执行协同性。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标准体系,协同建立南京都市圈标准化联合组织,在环境联防联治、生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信息体系等领域,先行开展区域统一标准试点。
 
34.共建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推动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整合发布,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专场招聘会。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协同管理,建设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35.探索建立统一要素市场和利益共享机制。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参与联合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依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土地整治机制政策创新试点。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税收征管协调机制、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
 
四、强化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过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涉及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规划制定和调整必须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市委、市政府成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健全推进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江北新区、各区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将推进一体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依据《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行动计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做好与国家、省发展改革委以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联系沟通。市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工作计划,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推进实施。继续深入推进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都市圈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发挥专委会、市场联盟作用,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政策支撑
 
国家建立“1+N”规划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共同体、制造业协同发展、民航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专项规划,以及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跨流域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标准等支持政策。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积极向国家争取在专项规划编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安排、重大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抓好督促落实
 
江北新区、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逐条逐项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施行过程控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年度重点任务和重点事项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建立通报制度和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营造全方位推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强大合力。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6月1日起,江苏重大涉企政策必须有企业家参与制定 下一篇:江苏省启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强链拓市”专项行动